血吸蟲病分為急性、慢性和晚期血吸蟲病,臨床研究表明急性血吸蟲病患者經及時病原治療后可痊愈,如未治療或治療不及時、不徹底,可發展為慢性血吸蟲病或晚期血吸蟲病。慢性血吸蟲病經病原治療后大部分能治愈,而部分未治療或治療不徹底時,可發展為晚期血吸蟲病。晚期血吸蟲病一般經過較長時間的病理發展過程,導致門靜脈高壓癥。臨床表現為肝纖維化、脾大脾亢、胃底食管靜脈曲張、腹水等嚴重門靜脈高壓綜合征。
目前血吸蟲病采用吡喹酮殺蟲治療,吡喹酮不僅能殺滅人體內的血吸蟲成蟲,而且能改善由血吸蟲卵引起的病理變化,治療后受損肝、腸組織的早期病理變化可部分逆轉。實驗還證實在早期血吸蟲病肝纖維化時,應用吡喹酮能治愈血吸蟲病,由蟲卵引起的肝內血管及組織病變可以逐漸得到恢復。
在我國,數以萬計的晚期血吸蟲病患者經過一次或多次治療,包括病原治療、中西醫內、外科結合的對癥治療,達到了臨床治愈,恢復了健康和勞動能力。